更新时间:2022.10.09
合同履行地不能随意约定,合同履行地一般是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所在地,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要看合同中是否有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根据法律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可以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
合同履行地不是必须约定,没有约定合同履行地点的或合同履行地点约定不明确的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则按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合同履行地。
履行不能的合同一般有效。合同有效的条件包括: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
合同中不规定履行期限可以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未约定履行期限或约定不明的,可以协议补充,但双方无法补充协议的,可以按照交易习惯或合同相关条款确认。仍然不能确认履行期限的,则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
通常合同履行地的确认的规则如下: 1.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2.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根据“争议标的”性质来确定: 1、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2、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
确定合同履行地的方式是: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有约定履行地或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接受货币一方为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履行地。
合同可以不履行的情形分别有: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行为人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法规的强制
买卖合同的履行地点是卖方向买方交付买卖标的物的地点。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未支付价金的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买卖合同未约定合同履行地的按照补充协议的约定,没有补充协议的,按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不能确定的按照标的类型判断,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