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8
我国的民法典对合同终止是否需要双方签协议作出了规定。一般情况下,合同终止需要双方签协议。合同终止之后,为了避免以后出现纠纷,合同双方当事人最好签订一份合同终止协议,然后双方签名。因为合同的履行通常都是有一定期限的,要是合同已经到期的话,那么
合同终止后的效力: (一)合同权利义务消灭,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履行。 (二)合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 (三)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定权利和合同的特定条款仍然有效。 合同终止后的保密义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负有保守商业
单方终止履行合同应符合以下条件: 1、当事人一方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情况; 2、当事人一方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的; 3、当事人一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要遵守以下义务: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约定竞业限制的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其他。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双方的义务:劳动者有按照双方约定,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办理工作交接的义务;用人单位有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的义务;用人单位有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的义务;用人单位有在办理交接手续时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合同终止的方式有: 1、合同的义务已经履行; 2、债务相互抵销或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3、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4、债权人免除债务; 5、合同被解除; 6、法定的或约定的其他解除情形。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规定,
合同终止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解除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合同; 2、债务履行完毕; 3、债务被抵销、免除; 4、债务人提存标的物; 5、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6、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终止合同的方式如下: 1、按合同约定清偿债务的目的; 2、解除,包括单方解除和双方解除; 3、抵销,两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作为债务清偿,使其债务与对方债务在等额内相互消灭; 4、提存,我国公证机关可负责办理提存事务; 5、免除,债权人放
合同终止的方式如下: 一、清偿。也就是当事人按照合同的内容实现债的目的。 二、解除。合同解除后合同涉及的权利义务自然会终止,合同也就终止了。 三、抵销。也就是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
终止合同的方式如下: 1、清偿,按照合同的约定实现债的目的; 2、解除,包括单方解除和双方解除; 3、抵销,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 4、提存; 5、免除,债权人抛弃债权从而消灭合
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以及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