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0
当事人不履行抚养、赡养义务,情节或后果严重,可能构成遗弃罪的情况下,也会触犯刑法。该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情形。
一方不履行抚育义务,可以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对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将要求强制执行。
处理父母不对子女履行义务,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父母支付抚养费,也可以向相关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法定的抚养义务,不直接抚养子女的要支付子女的抚养费。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
二婚离婚时不用再抚养继子女,但是仍需抚养亲生子女。协议离婚的,双方可以协议决定子女的抚养问题。诉讼离婚的,如果子女与对方无关,子女仍然由当事人各自携带抚养。对方不能主张对子女的抚养权,同时当事人也不能要求对方尽抚养义务。如果对方为子女的父母
没有法定的义务。后妈对继女其实没有法定的抚养义务,但是,后妈也不能存在歧视或虐待继子女的行为,理论上是孩子的亲生父母亲才对孩子有抚养义务。如果继母虐待继女的话,作为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其他近亲属,发现以后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
受理成年子女申请执行抚养费要满足下列情形之一: (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保护义务。成年子女对其父母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若其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夫妻离婚后成年的子女需要对父母尽赡养义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这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会因为夫妻离婚而消除这一义务。
如果与继父母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的,继子女对继父母有赡养义务,因为继父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继母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继子女要承担赡养责任。
如果成年继子女在未成年时,已经与继父母之间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的,那么继子女成年之后,有赡养继父母的义务,但如果双方之间没有形成抚养教育义务的,成年继子女不用抚养继父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要付到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