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1
协议离婚后约定的分割期限届满时可以分割财产。但如果双方协议离婚后,无法就财产分割等相关事项达成协商一致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在三到六个月内判决分割。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不强制公证。法律没有规定离婚协议的财产分割需要公证。在实践中,一般情况下,当夫妻共同财产较多,涉及金额较大时,夫妻会选择到公证处公证财产分割。公证的作用只是加强离婚协议的证明,而不是必要的程序。离婚协议以离婚为条件,只有办理
离婚双方协议财产分割的方式: 1、实物分割,即在不影响财产的作用、价值和特定用途下,对财产进行实际分配。双方各自根据其分割的份额取得应得财产。 2、折价补偿,即由夫妻一方取得共有物,另一方获得相当于共有物一半价格的补偿。共有物的价格,可以由
协议离婚时不需要经过公证。双方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符合以下条件的就是有效的: 订立协议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双方在订立协议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
夫妻协议离婚财产一般可以按照如下原则处理: 1、一般均分原则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双方应有平等的权利,对共同财产平均分割; 2、坚持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 3、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4、公平原则。离婚时应清算夫妻
协议离婚财产分割的有效期: 离婚时没有分割财产的或者认为分割不平均,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提出诉讼请求。夫妻双方在离婚之后,仍有财产未进行分割的,这一部分财产法律上仍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双方对此应该是共同共有,则另一方可以从发现上述行为起向人民
1、法律不排斥离婚协议分割个人财产。 个人财产一般是属于自己的财产,不参与离婚财产的分割,但夫妻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将自己的个人财产在离婚时进行分割,因为个人有权对自己合法的财产进行自由的分配,法律无权干涉。 2、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既可以处理
离婚协议财产不分割合法,只要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都同意不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可以不分割。如果在离婚一年后,对当时未分割共同财产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分割。
签订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有没有效的确认方式:如果在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基于真实意思表示订立,且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一般有效,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没分割财产能离婚。双方财产没有分割的时候如果提交了离婚诉求,法院立案审理之后也会进行判决,具体财产法院在判决的时候也能够进行分割。判决离婚与是否有财产分割无关,只要法院认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就能准予离婚。
离婚协议书在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有离婚协议某些条款过于宽泛,可能会伤害弱势方,没有详细约定如何进行处理,不具有可操作性。 签订离婚协议时应注意下面几项约定: 一,孩子的抚养和探视权的约定及处理; 二,债务的约定及处理; 三,房屋和房贷的约定及处
领取离婚证后可以提出财产分割诉讼。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协议离婚又称登记离婚,是指婚姻关系因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解除的离婚方式。夫妻双方自愿登记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