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2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知的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
构成贷款诈骗罪的情形如下: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 2、利用虚假的经济合同欺诈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3、利用虚假证明文件欺诈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作为担保或者重复担保超过
我国不存在感情诈骗罪这一罪名,但有诈骗罪,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上,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上,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3、客体要件上,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4、客观要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而生产者、经营者自有资金极为有限,因此间社会筹集
1、客户侵犯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是复杂的客户,前者是主要客户。2、客观地采用虚构事件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骗取公私财产,表现为金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和自然人
关于保险诈骗罪数额认定的回答为根据《决定》第十六条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构成保险诈骗罪。 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
保险诈骗的行为方式有以下五种: (1)财产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物质财富及其有关利益、人的生命、健康或有关利益。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是指在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
认定诈骗罪的四个特征有: 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他人财物所有权,该罪的侵犯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不含行为人骗取其他非法的利益; 2、诈骗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捏造事实或掩盖事实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他人财物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卡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