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5
刑事拘留的程序是: 1、对于现行犯或者有犯罪嫌疑的人,公安机关有权先行拘留; 2、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的,应当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通知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3、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4、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
刑事拘留的条件如下: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
刑事案件转行政案件的规定如下: 1、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 2、立案后在办理过程中,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如下: 1
拘留后释放刑事诉讼法的条款包括: 1、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二、经特赦免处罚;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四、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二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据此,检察机关自侦案件逮捕条件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8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
刑事拘留的期限规定,主要依据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一般刑事拘留的期限是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刑事拘留的期限最高达到37日。因此,我国刑事拘留的期限范围为3日到37日。具体来说,刑事拘
刑事案件立案后,公安机关在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出示拘留证。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将被拘留人送到看守所羁押,并且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但是无法通知其家属,或者被拘留人的行为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家属可能有
刑事拘留和逮捕的区别有: 1、刑事拘留的执行地点在拘留所,而逮捕的执行地点在看守所; 2、刑事拘留的决定机关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逮捕的决定机关是检察院和法院; 3、刑事拘留最长只能羁押三十七天,而逮捕后的羁押期最长可以达到七个月。 根据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