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3
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和患者。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行政责任,医务人员根据情节,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医疗事故调解的方式有: 1.医患双方自行调解,双方对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达成一致协商意见的,可签定书面的调解协议书; 2.请求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调解,已确认为医疗事故的,双方当事人可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就医疗赔偿问题进行调解。
医疗责任事故不包括以下情形: 1、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2、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因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有:双方协商、调解、法院判决。发生医疗事故后,患方可以先和院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在当事人双方之间产生约束力。如果和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者请求法院依法做出判决。
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如下三个方面:第一,行为人为医疗人员,其主观心理状态是过失,该过失包括失职过失和技术过失。第二,该过失存在损害结果。第三,行为人的过失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直接造成病人伤亡的,才能确定为
医疗事故的要件: (一)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二)行为的违法性。 (三)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四)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承担责任的形式有: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主体一般为有过失的医疗机构。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患者死亡的,还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和处理丧葬事宜的合理费用作为赔偿。死亡赔偿金按照被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
当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医疗纠纷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纠纷,这是患者和医疗机构都关心的问题。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医疗纠纷的处理一般可以通过三种合法途径予以解决: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医患双方共同协商达成的解决方案是受
医疗事故的要件: (一)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二)行为的违法性。 (三)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四)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关于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由相关的法律规定可知,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可以分为三种: 1、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2、卫生行政部门介入处理,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对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条件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