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7
对于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我国人民法院一般可以对其拘留三日。需要逮捕的,应在三日内提请批捕;有特殊情况的,可延长一至四日;而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批捕的时间能够延长至三十日。
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判刑事责任。时间持续的长短原则上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只影响量刑。但时间过短、瞬间性的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则难以认定为本罪。
只有被判处主刑的实刑,才会坐牢如果是单独适用附加刑,负刑事责任不会坐牢。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刑事责任是实施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不是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但不是所有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最多拘留37天。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
1.该刑拘措施并不是判刑,而是一种强制措施。 2.没有撤销案件之前,还是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经过公安机关的继续侦查,如果犯罪成立的,会转入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如检察院同意起诉的,将在法院开庭审理,
从刑事案件阶段解答,刑事案件的3个阶段,公安搜查阶段,检察官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审查阶段,公安搜查阶段最长8个月7天,一般案件2、3个月左右,检察官审查起诉阶段有2次搜查权限,最长6个半月,一般案件1个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一般在3日内就会批下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3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期间公安机关会针对被拘留人的是否有犯罪事实进行调查并收集证据。这期间,若公安机关认为
刑事拘留之后,最高不得超过37日,行为人就可能会被逮捕。换句话说,被处以刑事拘留的行为人,不一定会被逮捕,也可能会被释放。行为人还可能通过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方式,离开拘留所。这主要根据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根据91条,刑事拘
刑事拘留时间,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确定,最长不超过37天。 刑事拘留,是司法机关为侦查而采取的一种临时剥夺犯罪嫌疑人自由的方法。一般来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拘留之后,如果公安认为需要逮捕,会在三日之内申请检察院批准逮捕。如果有特殊情况,申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