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交通事故法律常识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如何认定?

更新时间:2022.10.24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1、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 2、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 3、另外起诉的时候证据很关键,所以要尽可能的准备相关的损失凭证、证明材料等。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包括车辆、物品、设施等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原则上应当是进行修复,对于无法修复的则采用赔偿来弥补损失。对于没有重大人员伤亡的情形,双方对于损失是可以协商解决的,但是协商后也不排除反悔的可能。
律师普法
  • 一般交通肇事逃逸处罚
    一般交通肇事逃逸处罚

    肇事后逃逸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交通肇事罪是指驾驶人违反交通管理运输管理的相关规定,因而发生重大额交通事故,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是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一般来说,驾驶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依法应当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但

    2020.09.08 205
  • 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认定有何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认定有何规定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

    2020.01.20 112
  • 肇事逃逸的如何认定?
    肇事逃逸的如何认定?

    只有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否则,认定当事人离开事故现场就是逃逸难免过于严格,同时于法无据,于情不合。 一、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 二、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责任; 三、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

    2022.12.27 122
专业问答
法律短视频
  • 如何定义交通肇事逃逸 01:20
    如何定义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逃逸是指逃避救助被害人的义务,一般来说,只要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不救助被害人的,就可以认定为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情形,由公安机

    6,465 2022.04.15
  • 交通肇事罪应该如何认定 01:00
    交通肇事罪应该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有以下四方面: 1、交通肇事罪在客观方面上,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

    209 2023.04.20
  •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 01:40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如下: 当事人开车或直接抛弃驾驶车辆,逃离事故现场,且当时头脑清晰,知道已经发生事故的; 以自己对事故的判断,认为没有责任,开车离开事故现场的; 报案之后不在现场听候警察处理,且可能酒后驾驶等,弃车走后又回来的; 将伤者送

    5,901 2022.05.11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如何认定?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