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11
刑法规定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毒品犯罪的特征是: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
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其社会危害性比较严重; (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法律规定毒品犯罪有: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4、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5、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6、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7、容留他人吸毒
毒品犯罪行为的种类一般有: 1、行为人强行给他人注射毒品、使人形成毒瘾的,成立强迫他人吸毒罪; 2、窝藏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属于窝藏毒赃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3、缉毒警察掩护、包庇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的,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且应从重
以下毒品犯罪可不判死刑:因特情引诱毒品数量才达到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的;以贩养吸的被告人被查获的毒品数量刚达到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的;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国家对毒品犯罪的认定标准有: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行为人进行贩卖毒品的行为; 3、主体是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
毒品犯罪的形式有走私毒品;贩卖毒品;运输毒品;制造毒品;以及非法持有毒品等形式。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要予以追责;而对于非法持有毒品罪,则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标准,才会予以追责。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毒品犯罪行为的种类包括: 1、缉毒警察掩护、包庇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的; 2、强行给他人注射毒品的,成立强迫他人吸毒罪; 3、窝藏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以窝藏毒赃罪定罪处刑; 4、非法持有毒品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