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1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专利权不属于著作权。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人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受让人主要有以下义务: 1、承担保密义务; 2、按照合同约定的范围、方式、期限等实施专利技术,并按照约定支付使用年费; 3、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价款; 4、未经让与人同意,不得许可合同约定以外的第三人实施该项专利技术等。
著作权人包括作者以及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著作权人又称“著作权主体”,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中许可人主要义务有:按照约定许可被许可人实施专利、交付实施专利有关的技术资料、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等。且前述义务仅在该专利权的存续期限内有效。
行使共有专利权人的专利权如下: 1、约定优先,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2、专利权共有人单独行使的情形,专利权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专利,所得归实施人所有,专利权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可以普通许可他人实施
共有专利权人行使权利,一般根据约定行使;若共有人双方没有约定,则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但是许可他人所收取的费用需要双方共同分配。除许可之外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著作权继承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1、作者的著作人身权,继承人无法继承,但有责任对其进行保护; 2、如果合作作者之一死亡后,其对合作作品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无人继承又无人受7遗赠的,由其他合作作者享有; 3、其他注意问题。
著作权登记的效力包括以下:作者的作品获得登记和公示的效力,能确定和明确著作权的权利归属,著作权登记证书可在纠纷中起到证明的作用,有利于减少著作权纠纷。
软件著作权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著作权的保护期中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限制。其他著作财产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著作权法的免责事由有以下几种情形: 1.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2.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3.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4.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
侵犯著作权最多可以判7年。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