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2
行政处罚权可以通过授权和委托的方式来下放,例如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以及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委托符合相应条件的组织来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权的下放有两种方式,一是委托,二是授权。 1、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2、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处罚即可以由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作出,也可以由法律、法规授予行政处罚权的组织作出,还可以由行政机关依法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作出。
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等方式来维权。当事人如果申请复议的,有效期限是六十日;如果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有效的时效期限是六个月。
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的区别在于:行政处分的形式只有警告、降级、记过、记大过、撤职和开除等六种形式。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吊销许可证执照、没收财物等。
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法律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为实施法律,可以补充设定行政
简单理解刑事处罚就是针对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的处罚,而行政处罚是针对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的处罚。一般刑事处罚都比行政处罚严重得多,而且刑事处罚会留下案底。
治安处罚行政主体只能是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即:公安民警,还有一些被公安机关授权的乡、镇政府;而行政处罚的行政主体除了公安机关外还有税务、工商、财政、计划、海关、港务、外汇等行政主体。因此,一般情况下,公安适用的行政处罚都要加上“公安行政”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行政处罚的被处罚人依法应当享有的权利有: 1、陈述和申辩权; 2、知情权; 3、要求举行听证权; 4、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权; 5、请求赔偿权; 6、申请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权; 7、申诉或者检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