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7
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本罪主观上限于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明知上述人员正在依法执行公务而加以阻碍,才能构成本罪。除此之外,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也以妨害公务罪定罪量刑。
行为人造成对方轻微伤,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般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拘留,是指扣留,拘禁。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以及民事拘留。其中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民事拘留属于司法行政性质的处理,是民
符合条件能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
涉嫌电信诈骗拘留37天后批捕,公安机关侦查阶段两个月。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认为构成犯罪,一个月内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在两个月内审判。
涉嫌非法经营刑事拘留的判罚: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妨碍公务跟警察是否受伤无关,打警察妨碍执行任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如果没有构成犯罪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妨碍公务民警写谅解书很重要,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对于涉嫌构成妨碍公务罪的犯罪分子,若符合取保候审的相关条件是依然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
疫情期间妨碍公务的处罚标准: 1、以暴力、威胁的方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款; 2、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规定处罚; 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
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认真悔过,争取宽大处理。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
刑事拘留转为逮捕后一般会接着判处刑罚。 1、刑拘后被批捕与最终是否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没有必然联系; 2、因为中间还有一个审查起诉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可能会出现法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的三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