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在诈骗罪中,《刑法》并没有规定单位犯罪,因而单位不属于普通诈骗罪的犯罪主体。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犯过诈骗罪可以贷款。被判过刑,只要服刑期满回归社会了即恢复了其自然人的身份,自然人、法人都具有成就合同关系的主体资格,当然不会影响其与银行机关建立信贷或借贷合同关系。同时,没有律规定或限定,服过刑的人员或刑释解矫人员不能贷款,贷款须具备银行
法律法规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的有: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指因法定原因而失去效用的信用卡; 3、冒用别人信用卡的; 4、恶意透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诈骗罪的司法解释是犯有诈骗罪的量刑,一般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者是情节严重的量刑在3~10年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是情节特别严重的量刑在10年以上,或者是无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
法律规定要想构成商业诈骗罪,需要通过虚拟的单位,或者是冒用别人的名义签订合同。除此之外在商业交往活动中,通过欺诈,捏造虚假事实等相关的方式骗取他人财产的,都会构成商业诈骗类型的犯罪。
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我国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的方式进行非法集资,从而扰乱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对公私财产所有权进行侵犯,并且是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不仅是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还可以是单位。在现代的社会中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可以知道,信用卡诈骗罪的数额规定包括下面几点: 第一,如果犯罪嫌疑人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依法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其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