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09
犯抢劫罪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假释的条件如下: 1、对象条件: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刑期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有执行了一定的刑期之后才能适用假释; 3、实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
在刑罚判决和执行的过程中,缓刑与假释都是一对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这两者都是规定一定的期限,有条件地给予犯罪人人身自由.而且两种制度都不适用于累犯. 但两者在有以上相似性的情况下也有着明确的区别: 1.两者性质不一样.缓刑是刑罚裁量制度,假释
假释是一种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累犯确实不得缓刑,这是根据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同时累犯也不得假释,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诈骗罪已退赃并且满足一定条件可以取保候审。涉嫌诈骗罪满足一定条件可以取保候审。犯诈骗罪的可以取保候审,也就是说可以保释,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法院才会批准取保候审。保释只能发生在判决之前,如果已经被判刑,不能保释。保释,在中国称之为取保候
假释期满如果犯罪分子遵守相关规定的,是刑罚执行完毕。期满后会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但如果犯罪分子在假释期内犯新罪或者有漏罪的,则会撤销假释。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的假释考验期通常是算在刑期内的。进行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的考验时间内,必须依法进行社区矫正。如果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犯新罪、发现漏罪,或者违反假释监管规定,可以考虑在假释考验期满后,认为原来的判决已经执行
假释期再犯罪不可以继续保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相关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相
缓刑和假释的区别是:1.性质不一样。缓刑是刑罚裁量制度,假释是刑罚执行制度;2.适用对象不一样。缓刑适用于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假释适用于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3.结果不一样。缓刑是有条件地不执行原来的刑罚,而假释是提前释放,有条
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假释考验期间属于刑罚执行期间没有折抵的说法。假释是指对符合条件的服刑人员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假释考验期间实行社区矫正。假释考验期间就是未满的刑期。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由该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监督执行。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假释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