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0
1、用地申请 2、土地使用证(原件) 3、原出让合同,批复文件(涉及招、拍、挂的提供成交确认书) 4、双方转让协议 5、如改变规划的提供规划部门意见 6、土地评估报告 7、双方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代表复印件、法人证书复印件
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途径有:出让、划拨、转让。 1、出让方式:招标、拍卖、挂牌、协议。 2、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情形: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下列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属必需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当事人双方的身份信息。 2、土地面积。 3、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 4、付款时间与付款方式。 5、交付土地使用权证的时间及手续。 6、违约责任。 7、发生争议的解决方式。 8、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一般国务院会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将其进行多方使用,例如:《国务院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而且每个城市也有可能有不同的变化。
办理初始登记证的流程一般包括有:先由开发商进行申请登记;然后办理业务的窗口受理;接下来由土地登记部门进行地籍调查,再由地籍科进行审核;再由分管领导审批;最后登记注册,核发证书等。
土地使用权转让方式有拍卖、招标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具体的流程因出让方式不同流程也是不同的。但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签订书面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土地使用权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转让,买卖,作为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最广泛的方式,买卖以价金的支付为土地使用权的对价;抵债,买卖的一种特殊形式,价款支付的条件和时间不同;交换,以交换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的对价不是价
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送。未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当签订转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文件中所载
最高年限: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上述为最高年限,实际操作中可在其范围内浮动。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由国家按照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以国有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一定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期限地让与土地使用者,并向土地使用者收取土地使用金的行为及制度。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是政府以出让等方式配置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土地价款,包括受让人支付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土地前期开发费用和土地出让收益等。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符合以下要件构成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 (一)主体要件: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故意;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国有土地使用管理的正常活动; (四)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徇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