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7
不是谁继承财产谁赡养。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也就是说,不管子女是否能够继承遗产,作为子女都要赡养父母,这是法定义务,不能随意推诿。
不是谁赡养父母谁就能继承遗产。如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则按遗嘱继承遗产,此时,不以是否赡养父母为判断标准。没有合法有效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继承处理,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
不是,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且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因为只有合法的遗嘱才能发生法律效力。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具有赡养能力的人不承担赡养责任的,继承遗产时一般是不分或者少分的,所以谁赡养谁继承遗产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
1.法律不是这样的,遗产所有人可以立遗嘱想给谁就给谁。 2.在无遗嘱的情况下,尽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以多分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
继子女的遗产可以由如下人员继承: 1、若立有遗嘱或订立了遗赠扶养协议的,可以继承的人有遗嘱继承人、遗赠继承人、法定继承人; 2、若未立有遗嘱或未订立遗赠扶养协议的,可以继承的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前述
有遗产继承权的人有: 1、配偶;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4、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
遗产继承依据法律规定的顺序,可以由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和遗赠继承人继承。但现实中并非必须同时存在这三种继承人,如果存在,则以遗赠继承为优先,其次是遗嘱继承,最后才是法定继承。法律还规定了,对于生活有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当予以照顾;
继子女的抚养费用,一般情况下都应当由其生父母承担。如果继父母愿意承担抚养费用的话,法律也不会作出限制。这时候,基于继父母自愿承担抚养责任的行为,其与继子女之间因此已经成形成了法律拟制的抚养教育的亲子关系。继父母在年老之后,就有权要求已经成年
膝下无子女遗产留给谁继承,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有遗赠扶养协议或者遗嘱的,按照遗赠扶养协议、遗嘱办理继承; 2、没有子女的,应当由其他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配偶,父母; 3、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兄弟姐妹,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