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12
1、业务受理时间:每月1号至月末。 2、对未缴清社保费款(滞纳金、利息、罚款)的不能办理注销手续; 3、在办理注销手续前,必须先办理全员减员手续。 4、涉及社保机构跨区变更的,先在原社保机构办理注销手续,再到新参保机构办理缴费登记手续。
被告企业注销如果在当事人起诉后,企业依法成立了清算组,依照企业法等规定进行了清算,则诉讼应当中止或者终止。 有限责任企业的股东、股份有限企业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在企业解散后,恶意处置企业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
1、由公司股东会作出公司解散的决议,决议必须经代 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2、股东会作出公司解散决议后15日成立清算组。 清算开始之日(决解散之日)起十日内,书面通知登记 机关、税务部门、劳动部门及开户银行。 3、到工商行政管理局
企业注销后原则上不可以上诉。因为企业依法清算并办理注销登记后,企业终止、法人资格消灭,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参与民事诉讼。但企业未依法清算即被注销的,应当以该企业法人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为当事人提起诉讼,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企业注销需要以下手续: 1、向税务部门申请注销税务登记; 2、拿着营业执照复印件、股东决议、公司档案资料到工商部门办理公司注销登记备案; 3、在报纸或者其他公众媒体上进行公告,公告期限为四十五天; 4、四十五天期满后,拿着营业执照、法人身份
已注销的企业的起诉方式: 1、不能再以企业为主体进行起诉,企业注销了也就代表其法人资格消灭,企业随之也就没有了诉讼主体资格; 2、公司在注销前没有进行清算的,可以以该公司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作为当事人; 3、注销的公司有未了结的债务,应
企业不注销的后果有: 1、对企业进行处罚与罚款; 2、法定代表人进入黑名单; 3、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4、董事、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担债务清偿责任; 5、将涉及无照经营。
完善管理避免注销企业逃避行政处罚的措施:1.各地应尽快探索建立统一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即时共享互用。 2、依托信息公示,强化社会监督。 3、完善制度保障,明确撤销要件。尽快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制定明确的《市场主体简易注销办法》,以统一注
企业注销后是不能立案的。公司名称和法人注销,表示公司法定主体资格已经消失,是不能再做为诉讼主体资格的。公司被注销之后,如果没进行清算或者是破产的,以该公司的股东、发起人或者是出资人作为当事人。公司经过清算或者是破产程序的,公司债务视为处理完
企业注销需要提交的资料由法律而定。主要包括以下资料:1、注销登记申请书,由公司清算组相关负责人签署;2、破产裁定、解散裁判文书;3、清算报告,由股东会、股东大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外商投资的公司董事会或人民法院、公司批准机关备案或确认
企业注销后还能查到。企业申请注销登记之前,应当依法完成清算程序,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企业办理注销登记后应当公告,企业状态应当登记为注销。 一、公司宣布破产的流程如下: 1、破产申请; 2、法院裁定受理; 3、指
注销法人代表,如果公司一起注销的,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公司注销登记。法人代表就会一起注销。如果公司不注销,只办理法人代表注销,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