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5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
贷款诈骗行为的表现形式如下: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
诈骗罪的证据: 1、证明对方实施诈骗行为的物证、书证; 2、证人证言; 3、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4、专门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 5、聊天记录等电子数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网络诈骗要报警,受害人应当及时固定被骗的证据,并保存好,之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将案件记录在案。对于诈骗数额在3000元及以上的,构成诈骗罪,公安机关应予以立案调查并追诉。
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是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是单位中的自然人触犯本罪的,其处罚标准一般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
客体要件犯罪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担保等的安全。客观要件客观方面: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采取了欺骗措施。主体要件犯罪主体:通常是贷款人,但如果担保
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有以下区别: 1、主观不同。骗取贷款罪是在金融机构贷款时隐瞒贷款用途或者虚构事实来满足贷款条件,但主观上仍有归还贷款目的;贷款诈骗罪通过虚假合同等方式诈骗贷款,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2、主体不同。骗取贷款罪主体可以
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我国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的方式进行非法集资,从而扰乱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对公私财产所有权进行侵犯,并且是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不仅是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还可以是单位。在现代的社会中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骗国家财产构成犯罪的,应该按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罪最高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