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8
变造货币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 1、变造货币的总面额在2000元以上不满30000元的,属于“数额较大”;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2、变造货币的总面额在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处3到10年
构成变造货币罪的判刑:数额较大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变造货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变造货币罪,处罚如下: 1、一般情况下,变造金额较大构成犯罪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至十万元金; 2、如果变造金额巨大,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同时并处二万元至二十万元罚金。 3、货币面额应当以人民币计算,其他币种
犯罪分子所构成的变造货币罪若数额较大的,我国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判处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的,既遂法院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构成变造货币罪量刑主要根据犯罪事实和情节分为两种情况: 一般情况,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注意本罪的变造货币是指在不改变货币
依据变造货币的数额大小量刑: 1、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变造货币,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变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 1.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3.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4.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
1、职务犯罪主体: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
犯罪预备的认定标准: 1、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的区分,犯罪预备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的一种停顿状态,而犯罪的预备阶段是行为发展的一个过程; 2、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分,犯意表示是在实施犯罪活动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图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流
共同犯罪的认定: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4、共同犯罪行为侵犯的是同一客体。
团伙犯罪的认定: (1)人数较多(三人以上),重要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 (2)经常纠集一起进行一种或数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 (3)有预谋地实施犯罪活动。 (4)不论作案次数多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或其具有的危险性都很严重。
认定过失犯罪必须有以下条件: 1、过失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2、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3、客观上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 4、《刑法》分则对该类过失犯罪进行了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