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国家赔偿的种类有三种:行政赔偿、刑事赔偿以及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国家侵权损害赔偿。 1、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行使行政职权时;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由国家通过
国家赔偿程序: 1、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2、要求赔偿应当递交申请书; 3、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4、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
杨、柳、榆、槐树林木补偿费:1—3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元;4—13年平均每亩补偿12000—36000元;14—20年平均每亩补偿60000-80000元;21年以上平均每亩补偿32000元。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
国家赔偿的形式有:金钱赔偿、恢复原状、返还财产。金钱赔偿的适用,一般应以不能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为前提。恢复原状指负有赔偿义务的国家机关按照受害人的愿望和要求,将受害人的财产或者权利恢复原来状态的条件下才能适用。
程序如下: 1、提出赔偿申请。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2、赔偿义务机关作出决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国家赔偿的条件如下: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时候,存在以下侵犯人身权的情形: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拘留又或者是违法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拘禁又或者是使用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3、行政机关工
国家对公民进行赔偿的原因即为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出现了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造成公民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形,此时,受害人有要求侵权的行政机关赔偿国家赔偿的权利。
国家赔偿的方式: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以及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等情形,国家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
财产损失赔偿标准,以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来确定赔偿数额。 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原则上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对于局部可修复的车辆、设施和物品,应当赔偿维修费;因局部损失导致贬值的,还应当赔偿贬值部分的损失;对于无法修复的,应
进行国家赔偿的方式主要是支付赔偿金,另外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除了这些之外,其余的都不属于国家赔偿的方式。消除影响,不属于赔偿方式,一般属于侵权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
最主要要考虑的问题首先就是案件是属于民事还是行政或者是刑事案件的范畴,每一类的赔偿标准都有所不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1、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
当事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即赔偿请求人在加害行为被确认为违法之日起两年之内,有权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即使在这两年之内的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