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0
劳动合同法关于工资的规定是: 1、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起争议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无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不规定劳动条件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
1、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 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 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
相关规定如下: 1、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2、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3、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
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加工资的事宜,用人单位是否给劳动者加工资取决于用人单位的加薪的制度及用人单位的效益等,只要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就是合法的。
劳动法没有关于工资罚款有规定,不超过工资的20%是指劳动者因为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用人单位可以从工资中扣除应当赔偿部分,每月扣除额度不超过20%。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工资应当按月支付,是指按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且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本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
《劳动法》关于工资罚款并无具体的规定。但有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劳动合同法关于辞工规定包括:劳资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提前通知单位来解除劳动合同;以及关于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非过失性辞提;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的终止;经济补偿的情形;经济补偿的计算等规定。
关于社保的问题,在劳动合同法当中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劳动者离职的话,那么用人单位需要帮助劳动者将离职当月的社保的费用缴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