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5
1、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 2、申请回避; 3、进行辩论; 4、提起上诉; 5、在诉讼中原告可申请对被告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 6、原告有放弃、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申请撤诉的权利。被告有变更或撤销自己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利,但无权提起反诉
回执单: (1)姓名, (2)性别, (3)电话, (4)单位, (5)职务, (6)职称, (7)通讯地址, (8)邮政编码, (9)电子邮箱, (10)回执内容, (11)联系电话
15天,也就是说被告要在收到法院的起诉书后15天内提出答辩状。被告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完成答辩的,可以申请延长,但是这个时间也不会太久。作为被告,还是应该在规定期限完成答辩。
1、确认之诉 确认之诉,是指一方当事人提出要求法院判定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存在或者不存在一定法律关系的诉求。 2、给付之诉 给付之诉,是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判令对方当事人向自己履行一定的民事给付义务的请求,如请求返还财产、支付货款的请求等。
民事诉讼费要根据标的额、具体案件类型来缴纳诉讼费,一般标的额越高,诉讼费越贵。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 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超
民事诉讼是相对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而言的。是指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纠纷的诉讼。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法院和当事人。其包括的内容有当事人的各种诉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 一、
1、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在其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保护其合法权益。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以及义务人起开始计算。 2、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
1、人民法院辖区与国家行政区域相一致,使诉讼当事人的所在地(尤其是被告的住所地)与人民法院辖区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当诉讼当事人的所在地等在某一行政区域内时,诉讼就由设在该行政区域内的人民法院管辖 2、诉讼标的、诉讼标的物或者法律事实与人民
民事诉讼一般有以下的4个步骤:1、原告向管辖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人民法院受理后,会把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会在15天内提交答辩状,人民法院会在5天内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是否提交答辩状,都不影响审理;4、决定开庭审理的,法院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具体而言,包括有关财产的纠纷(例如土地或不动产的归属,借款的归还等)或身份关系的纠纷,其诉讼程序需要参照民事诉讼法及各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