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0
见证取样程序如下: 1、取样和送检人由施工单位有资格的人员担任,取样和送样见证人由建设单位书面授权,委派具有资格的建设或监理人员1至2名担任; 2、建设单位应向工程受监督的质量监督站和工程检测单位递交《见证单位及见证人授权书》; 3、施工单
行政诉讼法中的十五天上诉期限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开始计算。《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管辖权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将某个案件的管辖权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下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上级人民法院的一种制度,它的本质其实就是对级别管辖的一种变更和补充。行政诉讼管辖权的转移只能是从下级人民法院转移到上级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
一、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时股东代表公司提起诉讼的程序: 1.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的,股东通过监事会或者监事提起诉讼。 2.监事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应当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行政程序的特征表现在: (1)行政程序必须依据一定的法律而行,即要做到有法可依。 (2)行政程序具有多样性。 (3)行政程序具有分散性。即因通过多种法律形式规定行政程序,
行政诉讼纠纷中当事人举证的,原告应当在起诉状中的证据相关内容进行举证;被告则应当在人民法院规定的期限中,将属于自身举证责任的证据包含在答辩状中进行举证。
1、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诉讼判决结果不服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其上位概念都是行政争议; 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解决行政争议。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纷争解决的机关不同以及依据的程序
行政机关对于行政诉讼,要准备好关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答辩状和相关证据,其中包括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供人民法院进行合法性审查。
行政机关应当行政诉讼的方式有确定出庭应诉人、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答辩、提交答辩状、提交有关的证据材料等。被告若是在法定期限内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1、需要传唤的,承办执法人员应当填写《传唤证》呈批报表,报领导批准后,出具《传唤证》。 2、承办执法人员依法将《传唤证》送达被传唤人;被传唤人应当在《传唤证》回执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收到日期。 3、对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