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离婚冷静期,是指婚姻当事人在自愿离婚时,国家机关给予夫妻双方一段冷静考虑的时间,在冷静期结束后,夫妻双方再重新考虑是否离婚的法律制度。离婚冷静期的制度有利于化解夫妻的感情纠纷,防止轻率的离婚,维护家庭和谐。
我国有关肖像权法律法规是,肖像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侮辱其肖像。警方有权保留使用权。如果受害者的肖像被擅自使用,可先协商,如拒不撤销者,可依法进行起诉,申请司法保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是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法律制度,他通过向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帮助,使他们能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法律保护。自1994年我国施行法律援助制度以来,我国在立法和实践等方面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
我国的法律对合同诈骗罪怎么处理的回答是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24条和第231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一)公司的概念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由股东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 1.依法设立 这是指公司必须依法定条件、法定程序设立。 2.以营利为目的 公司设立以经营并获
我国《刑法》中的诈骗分为普通诈骗罪及金融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
我国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
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有以下区别: 1、主观不同。骗取贷款罪是在金融机构贷款时隐瞒贷款用途或者虚构事实来满足贷款条件,但主观上仍有归还贷款目的;贷款诈骗罪通过虚假合同等方式诈骗贷款,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2、主体不同。骗取贷款罪主体可以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之规定,贷款诈骗罪立案需要以下条件:一是犯罪主体:实施该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实施该犯罪要求年满16周岁。二是犯罪客体:该行为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三是主
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根据我国的《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只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并且有相应的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程序。由于用人单位不是行政处罚的主体,故不具备实施经济处罚权的主体资格,不能对员工做出经济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