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0
能够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包括:已满十六周岁的劳动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来订立。
以下主体可以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依法成立并核准登记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例如律师协会、信托业协会等); 3、上述第 1、2项中用人单位设立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是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主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
劳动合同的订立主体: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劳动者。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合同审查步骤有: 1、形式审查。审查合同是否具备开头、正文、签署部分和身份证明等; 2、实质审查。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内容是否公平等; 3、沟通、参照; 4、完善形式及附件。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有: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具体而言劳动合同包含的内容有:①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信息。②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③期限。④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⑥劳
主体: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与其他合同关系的主体不同:其一,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资格的公民与不具有用工权的组织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其二,劳动合同签订后,其主体之间具有
订立合同的步骤,具体如下: 1、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是当事人签订合同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2、信用审查,在选择与对方协商签订合同时,需要对对方进行信用审查,信用审查包括资格审查和信用审查; 3、洽谈协商,双方就合同条
劳动诉讼步骤如下: 1、和解: (1)、劳动者直接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劳动者请工会与第三方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向相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主要是指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里面所设立
一、要约 要约的概念及其必要条件。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他人作出的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前者称为要约人,后者称为受要约人。要约要取得法律效力,应该具备如下条件: (1)要约是由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 (2)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广告合同签订的步骤有: 1、明确合同主体,应当有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 2、当事人约定合同的内容,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 3、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合同自双方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