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2
一般情况下,只要是没有获得发明专利权人的许可,就自私使用其专利进行生产、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那么就会构成侵犯专利权。但是以下的2种行为不构成侵权:1、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的;2、在专利申请前就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已经作好制造、
检索产品是否侵权的方式: 1、该产品是否为缺陷产品; 2、是否有实际的人身伤害情况或财产损失发生; 3、人身伤害情况或财产损失情况是否与产品的缺陷存在因果关系。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
根据法律规定,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情节轻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予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
产品侵权怎么处罚?对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依据第五十三条、第四十三条规定,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给以处罚。 1、责令停止(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2)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3)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
产品侵权怎么处罚?对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依据第五十三条、第四十三条规定,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给以处罚。 1、责令停止(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2)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3)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
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
产品侵权,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产品存在侵权损害他人利益的,被侵权人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请求赔偿。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构成不真正连带责任。若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
认定商标侵权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命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没收、毁掉侵权商品和主要用来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如果违法经营额超过五万元的,可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罚款,无违法经营额或违法经营额低于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
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额达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依法会被判处2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如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额达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依法会被判处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