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一、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式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全年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
2022年企业印花税是有计税依据的。购销合同的印花税的依据是购销的金额;加工承揽合同的印花税依据是加工承揽收入;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印花税的依是收取的费用;建筑安装工程承包的合同的印花税的依据是承包的金额;财产租赁合同的印花税的依据是租赁
房产税征收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房产账面原值×(1-10%至30%)×1.2%。 (二)按租金收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年租金收入×适用税率(12%)
失业保险的计算方式是:失业金的数额等于失业保险金领取的年限再乘以失业保险金每月的发放标准。这里的具体计算要根据情况而定。根据《社会保险法》第46条规定,如果失业保险缴纳年限满了1年但没有满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最多为12个月;如果是大于5年
失业保险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失业保险金领取金额=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失业金每月发放标准。 一、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为: 1、失业保险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最长可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2、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
1、概念不同。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所有或属其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它以财产为课税对象,向财产的所有者征收得税又称所得课税、收益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 2、性质不同。财产税属于对社会
企业所得税不得扣除的项目如下: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用企业当年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
工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应缴纳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应纳税额=应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因此,停产停业损失是房屋因征收活动不能继续从事生产经营而造成的损失。同时该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对因
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可以算得上是小微企业: 1、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组织为小型企业; 2、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农、林、牧、渔业经营组织为小型企业; 3、可以算得上是小微企业的其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