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6
毒品犯罪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目的与明知的认定: 1、主观上表现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毒品而犯罪。 2、明知是一种心理事实,是指行为人对自身行为性质、行为客体、行为结果以及某些特定事实的自我认知。
1.已满14周岁的人贩卖毒品罪应当刑事责任。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
毒品犯罪从重处罚的情形: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累犯、武装掩护走私的、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等等。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
关于判处死刑案件的数量标准问题 由于这个规定量刑幅度较大,既包括15年有期徒刑,又包括无期徒刑和死刑,因此,人民法院对达到《决定》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毒品数量标准的严重毒品犯罪分子,在量刑的时候,应当具
(一)认定贩卖毒品罪,核心在于认定贩卖毒品行为。贩卖,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有偿转让毒品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有偿转让毒品,即行为人将毒品交付给对方,并从对方获取物质利益。贩卖方式既可以
依据刑法规定:通常情况下贩卖毒品的既遂与否,应以毒品是否进入交易环节为准。以贩卖为目的实施了购买毒品的行为,或者有证据证明以贩卖目的而持有毒品,或者有证据证明以贩卖为目的购进或持有毒品的行为人与购毒者
贩卖毒品罪未遂认定,它已经把贩卖毒品罪认定为买卖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即可作为贩卖毒品罪既遂的标准; 2、交易理论说把进入交易环节当做贩卖毒品罪的既、未遂的认定标准; 3、出手及控制说认为转移毒品是此罪的
毒品犯罪定罪内容如下: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这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毒品犯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4、走私制毒物品罪; 5、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6、非法种植毒
毒品犯罪有下面几个特征: 首先是罪名集中化。意思就是毒品犯罪大多为贩卖、运输毒品、非法持有毒品与容留他人吸毒这三个罪名为主;其中,贩卖、运输毒品就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第二,毒品犯罪的主体成年轻化的趋势。根据统计得知,八零后的罪犯占80%以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该罪行的处罚具体如下: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缉毒人员或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