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1
当事人自愿处分自己财产的行为。一般来说,父母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子女。财产分割协议只要是当事人意志的表达,不处分他人财产,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自各方当事人签署协议之日起生效。公证不是民事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但公证后可以使民事协议
宅基地分家析产纠纷可以协商解决处理,或到当地乡政府或土地管理所请求处理;乡镇不受理的当事人可直接向县政府申请,由受理机关对土地纠纷先行调解,调解无效的作出处理决定;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后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宅基地转让纠纷解决方法: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式。处理不同纠纷也有不同的方式。一般有四种解决方式,即调解、仲裁和诉讼,而诉讼有时是作为最后手段进行的,此时需要注意: 1、法院判决时,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赔偿买受人的损失。法院一般对买受
分家析产纠纷要是协商不成,起诉到法院时,一般应提交如下证据:(1)户口本、身份证、证或公安机关、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等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2)当事人为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或精神病人的还应提交监护人的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户口本。
分家析产纠纷起诉流程: 1、原告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分家析产纠纷的起诉流程如下: 1、书写起诉状; 2、向管辖法院递交起诉状以及相关证据材料; 3、法院受理; 4、法院调查; 5、开庭审理; 6、法庭调查; 7、法庭辩论; 8、法庭调解; 9、宣判。
离婚分家析产纠纷由有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是起诉至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判决。如果协商,当事人双方对于财产价格达成一致的,依当事人确定的价格平等分割,如果达不成一致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评估机构对财产价格进行评估,然后按照评估价格进行分割。
分家析产纠纷是一种财产所有权被侵犯的侵权纠纷。 分家析产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因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或者由于不能在一起共同生活,而要求分割他们共同共有财产的法律行为,分家析产所分割的财产是家庭共有财产或者夫妻间的共同财产。
1、农户之间发生宅基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尊重历史,相互谦让,协商解决问题。 2、协商不成的,当事人任何一方或双方可到当地乡(镇)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机关提出处理申请。 3、如果乡镇不受理,当事人双方可直接向县政府或国土局申请,若符合受
分家析产纠纷起诉状主要内容有: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被告人的自然情况、是否受过刑事处罚、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包括退回补充侦查、延长审查起诉期限等情况;案件事实;起诉的根据和理由。
分家析产,所分的是家庭共有财产,因而,与夫妻共有财产、家庭成员个人财产有显著区别。如果家庭中没有成年儿女,那么,所有财产除儿女受赠或继承所得,一般只有夫妻共同财产,此时,如果一方要求分割,只能依据民法典规定,请求离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同样
(一)对家庭共有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的,应订立分家析产协议书。分家折产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立协议人姓名、基本情况,在家庭中的称呼; 2、分家析产的原因; 3、家庭共有财产分配方案; 4、家庭共同债务清偿方案; 5、协议生效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