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27
精神病人能不能提起离婚诉讼情况如下: 1、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无法识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人需要设立诉讼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近亲属代理,夫妻不能
精神病人诉讼离婚的程序如下: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 4、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精神病患者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因此,精神病患者离婚,不能通过协议离婚,只能向法院起诉。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同正常健康人离婚程序。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设置诉讼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者近亲属作代理人,夫妻
离婚患病赔偿是要有证据的,离婚患病赔偿只有在一方有法定过错下才有效。有以下情形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1、精神病人作为被告,在原告坚持要求离婚,且能够举证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下,法院还是会判决双方离婚,被告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 2、精神病人作为原告起诉离婚,在程序上,首先要进行监护关系的变更,即由配偶作为监护人依法变更为由其他
可以与精神病人离婚。只是精神病人的离婚手续和程序会比较复杂。在精神病人精神状态正常时,其可以与配偶一起去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的手续,同时也可以去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精神病人是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只能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进行诉讼离婚,并
离婚精神病赔偿没有明确具体的数额,需具体案例具体分析。赔偿数额与双方夫妻生活时间的长短、当事人的经济状况、感情是否存在过错等综合性的因素有关系。如果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者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
精神病离婚一般是不存在赔偿的。一般只有一方过错行为导致的离婚才有请求赔偿的权利。但如果患精神病离婚之后生活困难的,另一方应当给与适当帮助,但是这个标准也没有具体数额。 具体有以下情形可以要求离婚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按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精神损害赔偿一般不超过5万。离婚精神损失费的标准: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及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5、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影响。
可以离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六个月内会进行判决。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您好,精神病人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可以提起离婚诉讼的,解除婚姻关系跟身份没有直接关系的,但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由监护人代理行使自己的权利,应当先变更监护关系,由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起离婚诉讼。我国婚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