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诉讼时效延长的情形如下: 1、诉讼时效期满; 2、权利人在期限内未行使权利的,有正当理由; 3、是否延长由法院决定; 4、决定延长的期限必须适当。 向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
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 1、不可抗力。 2、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
民事诉讼中驳回起诉的情形包括: 1、原告自身缺乏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原告不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3、没有明确的被告; 4、无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5、不属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围; 6、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
不起诉的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以上情形都属于法定不起诉的情形。
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情形如下: 1、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的; 2、双方重新达成协议; 3、债务人在催收通知上签字; 4、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还款计划、承诺书或询证函。 法律规定,债权原则上超过诉讼时效的,不受法律保护。有特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主要有: 1、提起诉讼。 2、申请仲裁。 3、申请支付令。 4、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5、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6、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7、申请强制执行。 8、申请追加当事人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诸如继承权,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请求权,返还财产的请求权,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请求权,物业费缴付的请求权等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的特殊情形有: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在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等。
追诉时效延长的情形如下: 1、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等情形。 此类情形均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民事诉讼撤诉的情形有: 1.原告应当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在受诉法院通知之期间内仍未预交或者申请减、缓、免未能获受诉法院批准而仍未预交的; 2.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3.原告申请撤诉的。
1、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2、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3、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4、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