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征地补偿款纠纷的证据主要为以下几项: 1、征地补偿协议; 2、土地使用权的相关证明,比如土地使用权证; 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的归属证明材料; 4、安置补助费分配材料。《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
征地补偿款发放部门有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
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以及生活护理费。如果工伤构成伤残,还需要支付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或者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如果工伤造成死亡,还需要支付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
房屋拆迁赔偿项目有:土地补偿费、房屋补偿费及装修费、安置费和搬迁费、困难补助和奖励、房屋内各项家电移机补偿、非住宅房屋营运损失补偿等搬迁补偿费用。
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主要有: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住宿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
征地补偿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可以先到当地乡政府或土地管理所请求解决;乡镇不受理的当事人可直接向县政府申请,受理机关对受理的纠纷先行调解,调解无效的作出处理决定;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后30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征地补偿款纠纷的证据主要包含: 1.土地征用补偿款分配相关资料。 2.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的归属相关资料。 3.安置补助费的分配相关资料。主要针对失地农民和村集体产生的土地纠纷证据的问题,一旦产生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问题,应及时准确的收集以
包括下列项目: 1.医疗费。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 4.康复治疗费。 5.辅助器具费。 6.停工留薪期工资。 7.生活护理费。 8.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9.伤残津贴。 10.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
出了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具体如下: 1、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治疗必需的费用给付。 2、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没有固定收入按最近三年平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
工伤理赔项目具体如下: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项目; 2、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 3、造成死亡的赔偿项目; 4、职工外出或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赔偿项目,要分不同情况而定。 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供养亲
被鉴定为九级伤残的一次性补助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最新工伤赔偿项目如下: 1、治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