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2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证伪)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例如公安机关进行户口登记,公证机关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的公证行为,技术监督部门对于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认定
可以确定行政诉讼中的诉讼主体的规定一般包括:一般是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的,可以选择原行政机关或复议机关为任
关于适用行政诉讼确认判决: 1、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意义的; 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的内容; 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
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违法行使行政职权而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所需承担的赔偿责任。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一般为赔偿义务机关。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具有以下特征: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一种授益性行政行为,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行政许可一般为要式行政行为,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了行政处罚的主体是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其中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同时具有熟悉有关法律的工作人员,且具备
行政主体要件有: 1、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 2、行政主体是法律规定的享有公共行政权力的组织; 3、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 4、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一般是指因其违法作出行政行为,需要对给行政相对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的机关。一般是由行使职权造成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损害的行政机关来赔偿;如果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则上述机关为共同的赔偿义务机关。
行政处罚的主体有以下三类: 一、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处罚权必须由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有权按授权的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并成为适格被告。但被授权的组织必
行政执法主体的条件: 1、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组织而不是自然人; 2、行政执法主体的成立必须有合法的依据; 3、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具有明确的职责范围; 4、行政执法主体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执法责任。
行政许可主体,即实施行政许可机关或者组织,是指基于相对人的申请,对相对人的申请进行审查从而决定是否准许或者认可相对人所申请的活动或资格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它是行政主体概念在行政许可活动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的区别是:行政确认是对身份、能力和事实的确认,表明行政主体予以法律上的承认、确定或否定,可依申请确认或依职权确认,一般只能以证书形式出现;行政许可是许可行政相对人获得为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行政主体对申请予以准许或同意,依
行政确认行为与行政许可行为紧密联系: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常常是同一行政行为的两个步骤,一般是确认在前,许可在后,确认是许可的前提,许可是确认的结果。 但二者的区别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行为对象不同。行政许可的行为对象是许可行政相对人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