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9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法修稿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调到了5000。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
个人所得税上税标准是五千元,个人所得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超过五千的,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
契税是国税。契税:是指不动产(土地、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时,就当事人所订契约按产价的一定比例向新业主(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契税除与其他税收有相同的性质和作用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征收契税的宗旨是为了保障不动产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自2018年起,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5000元。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直接对台贸易调节税;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及地方附加;海洋石油资源开发的各项税收;出口产品退税;个体户和集贸市场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中央税和共享税滞纳补税罚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个人收入情况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税率,也即“超额累进制”。《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以及扣除各种应当免除,减免的收入后,为应纳税所得,非居民个人按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后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减除费用
奖金;国债;补贴津贴;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保险赔款;军人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