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0
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的签订是在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下达成的,若有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程序撤销。关于公司双方合同如何撤销,合同有可撤销的情形时,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撤销权,当事人可以在撤销权期限内申请撤销合同。 可撤销的理由:基于重大误解、欺诈。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依合同法规定解决合同纠纷争议被仲裁裁定或被人
公司双方签订的合同撤销方式分为法定撤销和协议撤销。法定撤销是出现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示公平等法定可撤销事由,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协议撤销是双方协商一致撤销合同。
被诱骗签订的合同可以撤销。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审理后发现合同违反规定的,法院撤销合同或者宣布合同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签订的合同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撤销,比如以下几种情形: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双方均有权要求撤销或变更;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遭受明显不公的一方有权要求撤销或变更;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
行纪合同有以下注意事项: 1、行纪人处理委托事务支出的费用,由行纪人负担; 2、行纪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行纪人对该合同直接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3、委托人逾期不支付报酬的,行纪人对委托物享有留置权。
签订劳动合同条件有: (1)劳动合同的主体由特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构成。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是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 (2)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私营企业主要必须
合同的无效的情形有: 1、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2、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合同违背公序良俗; 4、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签订合同条款的内容有: 1、当事人的身份信息; 2、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3、当事人的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方法。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
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如下: 1、注意经营者在签订合同前,必须认真审查对方的真实身份和履约能力; 2、注意审查合同公章和签字人身份,确保合同有效; 3、注意签订合同时,应严格审查合同; 4、注意约定违约; 5、注意约定争议管辖权; 6、注意明确
劳动合同签订的原则: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有: 1、审查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2、明确约定质量标准以及质量异议提出的期限; 3、明确规定双方应承担的义务以及违约责任; 4、明确争议解决方式和诉讼管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