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9
个人犯罪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30万元以下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个人犯罪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个
以公司的名义实施非法集资行为时,构成犯罪的按集资诈骗罪进行处罚,而处罚的对象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公司非法集资属于单位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只有单位主要负责人才因单位犯罪被提起公诉。其他人员是否会被判刑,取决于其他人员是否知道以及案件的严重程度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的规定,防范非法集资措施具体如下: 第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处置非法集资相关法律法规,梳理非法集资有关法律规定适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罪名适用、量刑标准、刑民交叉、涉案财物处置等问题,加快民
我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中所规定的防范非法集资的方法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非法集资监测预警机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发挥网格化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非法集资的监测预警等。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首先,对于高额回报以及工资支付等项目,要保持警惕,并且可以和亲戚朋友进行沟通,或向有关的部门核实真假,以免上当。其次要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高收益的同时会伴随着高风险,特别是不规范的经济活动,风险会很大,所以要增强理性投资意
发现企业非法集资的处理为及时报警。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过审查,若是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1.要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2.要结合非法集资的基本特征,主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
目前对非法集资罪没有一个单一的准法律概念,刑法也没有对非法集资罪作出规定。根据刑法规定,非法集资罪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根据《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按照法定程序批
首先,保存好证据,及时报警。假如偷拆行为造成损失轻微,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损害较重,可能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企业如果在第一时间发现了偷拆行为,应当以录像方式记录拆迁过程,如果有目击证人,可以留好联系方式,必要时通知其作证。其次,可
及时核查商业秘密。企业的商业秘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实施定期核查的方法,筛选潜在商业秘密,确保其处于保护之中。与涉密者签订保密协议。与涉密人员约定保密条款,防止内部人员非法泄密。
企业非法集资达到刑法规定的定罪标准,则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行为,处罚的对象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涉案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涉案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