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9
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有悔过表、立功表现、自首的、积极赔偿受害者的、缴纳罚金、全部退赃款的都可以成为缓刑考虑的情节。对于暴力杀人、重伤他人、抢劫、强奸、暴力犯罪一般用缓刑。累犯绝对不适用缓刑。犯罪情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公安司法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刑事拘留:1、预备犯、实行犯或者犯罪后被发现的;2、受到被害人或者见证人指认;3、在身边发现证据;4、犯罪后又自杀、逃跑等企图;5、存在毁灭证据、串供等可能性;6、身份不明确;7、存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传销在满足缓刑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判处缓刑。即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
被依法认定为累犯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不能被判缓刑、假释的。《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刑法》第81条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
限制减刑是对犯严重危及社会的暴力性犯罪分子的减刑予以限制。以下情况下会限制减刑: 1、被判处死缓的累犯; 2、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 3、实施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
累犯不能适用缓刑。缓刑的适用是以罪犯有悔罪表现,不致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为条件的,而累犯是经过了刑事处罚后不思悔改再次犯罪,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如果对累犯适用缓刑,就违背了我国刑罚的目的。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分子适用缓刑的具体相关规定如下: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
(一)前提条件:只能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减刑。 (二)实质条件: 1、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人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 2、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人在刑罚执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
不适用减刑的情形有: 1、对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一般不适用减刑; 2、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刑事责任。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它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分为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