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8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可以向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申请组织鉴定,根据鉴定结
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患双方应共同书面委托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组织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移交负责首次医疗事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司法机关委托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司
医疗事故的维权方式有: 一、医患双方平等协商处理; 二、当事人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处理; 三、调解不成,或者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民事诉讼; 四、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具体分
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起诉等方式,要求事故部门进行医疗事故索赔。首先如果中小型医疗机构存在明显的过错,对构成医疗事故无争议时,那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让医疗行政部门调解。不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鉴定
医疗事故纠纷鉴定的申请程序包括:医患双方委托的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鉴定和法院指定的鉴定。如果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并达成共识,通过医疗事故认定,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构成何种程度的医疗事故,以及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根据《医疗
医疗事故起诉程序如下:撰写起诉状,起诉至法院,法院立案后可以联系法官申请医疗事故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再变更诉请,最后由法院组织双方开庭,从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宣判。一审若不满意,可以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医疗事故投诉的办法:患者以及家属应当及时向医疗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程中,及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并将用过的医疗器械封存;若病人死亡,及时保护尸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要求医疗鉴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
医疗事故的投诉方式: 1.可以向门诊部、医务处、院办、党办等职能部门或院领导以及卫生局医政科投诉。 2.可以搜寻保存相关证据,前往卫生局事故办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
构成医疗事故罪有下列行为: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5、家
医疗事故发生后,医疗单位与患方可以协商处理,能够协商一致的,可以协商结案。医患双方不能协商一致的,可以申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时间应当在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之内。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
无证行医不是按照医疗事故处理,而是按非法行医罪处理。我国法律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医生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之后,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相关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相关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