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1
被他人侵犯名誉权的,当事人可以到侵权行为发生地、结果地或侵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被侵权人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要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理由等基本信息。被侵权人向法院起诉还要注意提交证据,要搜集证明有侵权事实的证据并提交于法院
名誉侵权起诉状的写法如下:第一,诉讼状开头必须要列明原告和被告;第二,写明诉讼请求;第三,陈述事实与理由;第四,最后写上相关法律依据;第五,署名及日期。
对于损害名誉权起诉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认定: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2)发生了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 (3)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不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2)发生了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 (3)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不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也就是对方实施了侵害名誉的行为,如侮辱、诽谤行为;2.行为具有违法性;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4.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
侵犯名誉权的举证是谁主张、谁举证。由原告向法院出示自己的个人信息,证明自己具有主体资格;另外原告向法院还要举证被告有侵害事实,自己受到了损害,侵害事实和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侵犯名誉权的后果为,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名誉权侵权起诉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通过以下要件认定侵害名誉权: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
侵害名誉权起诉。我国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名誉权,他人不得侵害。具体起诉如下:1、侵害名誉权起诉,可由被侵害对象自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侵害人员也可以通过委托他人代为起诉;2、侵害名誉权的诉讼,可以向侵害人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也可以
侵害名誉权赔偿损失包括: 1、财产损害赔偿。名誉权本身不是财产,不具有可以交换的经济利益,但由于此种权利直接关系到公民和法人财产权的取得和丧失,因此侵害名誉权也会影响公民和法人的财产权益,如公民因遭受名誉的毁损而丧失某种工作的机会,法人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