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哪些是正确认定绑架犯罪的途径

更新时间:2022.05.09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一)本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界限 拐卖妇女、儿童罪与绑架罪均有绑架的行为,在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区别之关键在于犯罪目的不同,拐卖妇女、儿童罪以出卖为目的,而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以他人作人质等为目的。 (二)本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以威胁方法实施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常易混淆,二者的区别是: 1、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敲诈勒索罪实施威胁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同一个。而绑架罪实施威胁绑架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分别不同的人。 2、客观要件表现不同。敲诈勒索罪威胁的内容如系暴力,行人声称是将来实施,而绑架暴力内容的威胁,则是当时、当场己经实施的。 3、敲诈勒索罪行为人并不掳走被害人予以隐藏控制,而绑架罪则要将被害人掳走加以隐藏、控制。另外,如果行为人以并不存在的绑架行为欺骗威吓某人不是当场交付财物的,既不应以敲诈勒索定罪,也不能以绑架定罪,而应以诈骗罪论处。如欺骗威吓某人当场交出财物,而威吓的内容是以暴力侵害人身为内容的,则应以抢劫罪论处,如威吓的内容是以揭露隐私等,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律师普法
  • 绑架罪有哪些特点怎么正确认定绑架罪
    绑架罪有哪些特点怎么正确认定绑架罪

    有下列特点: 1.绑架犯罪多数是谋犯罪,有一个犯罪的策划和准备过程。 2.绑架犯罪多共同犯罪、团伙犯罪或有组织犯罪。 3.绑架犯罪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现场。 4.绑架多有经济目的或其他目的。 符合下列要件认定构成绑架罪: 1.客观方面表现为使

    2020.09.25 292
  • 准确认定绑架罪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准确认定绑架罪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准确认定绑架罪需要的条件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健康权、生命权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客观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绑架他人; 3、主要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主观

    2022.04.14 423
  • 帮助犯的认定的途径
    帮助犯的认定的途径

    帮助犯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如果在犯罪中起到次要作用的,就构成帮助犯。具体可以表现为为犯罪分子提供物质性的或者精神性的帮助和支持。

    2020.07.20 141
专业问答
  • 正确认定绑架罪是怎样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犯本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

    2023-02-12 15,340
  • 绑架罪罪数形态的认定是怎样的, 如何正确处理绑架罪

    从司法实践分析,绑架罪罪数形态的认定主要存在于以下二种情形:一是在绑架罪实施过程中又犯其他罪刑,二是实施组织罪行为过程中又犯绑架罪的,本文仅就第一情形加以探讨。我们知道绑架罪侵犯的是复合客体,犯罪行为

    2022-02-06 15,340
  • 绑架罪犯罪既遂标准(正确)

    绑架罪的既遂标准是,客观上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使被害人处于不能反抗或者不敢反抗的境地,将被害人非法绑架离开其住所或者所在地,并置于行为人的直接控制之下,使其失去行动自由;主观上具有向他人勒索

    2022-11-27 15,340
  • 抚养人的确认有哪些途径

    1、确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人的方式:原则上必须以保护子女权益为优先条件,并兼顾亲属间的合理需求和权益平衡。即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

    2022-11-21 15,340
法律短视频
  • 绑架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01:06
    绑架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绑架罪的定罪标准:犯本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

    1,190 2022.04.17
  •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01:27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 1、卫生行政复议; 2、卫生行政诉讼; 3、国家赔偿。 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规定向有权受理的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

    7,210 2022.05.11
  •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00:55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公民行使监督权途径如下: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媒体工具,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监督。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人大及其常委会

    14,225 2022.06.22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哪些是正确认定绑架犯罪的途径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