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1
法定继承人之间按照以下方式分配遗产: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代位继承权的丧失有这些情况: 1、杀害被继承人; 2、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或者虐待被继承人; 4、伪造或者篡改遗嘱; 5、欺诈被继承人使其订立不是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遗嘱。
离婚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处理夫妻间债务关系: 1、分析为个人债务还是共同债务,分别处理; 2、对一方婚前已经形成的债务,应认定为个人债务,一般由个人偿还; 3、如果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或债权人能够证明所欠债务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债务,
夫妻间用债务是否用于共同生活来证明债务关系,一方婚前已经形成的债务,原则上认定为夫妻中一方的个人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所欠债务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应当认定为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欠下的债务,原则上应当认定为
夫妻有权相互继承遗产,父母和子女也有权相互继承遗产。配偶、子女和父母属于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夫妻有权相互继承遗产。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
一方履行义务,一方享有权利的关系。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是特定的,只有该义务主体才必须向债权人承担交付财产、提供劳务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
一方履行义务,一方享有权利的关系。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是特定的,只有该义务主体才必须向债权人承担交付财产、提供劳务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
民法与诉讼之间的关系是:民法是民事诉讼法的依据,民事诉讼法是民法的保障。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民法是实体法。民法的主要内容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义务和权利,而民事诉讼法的内容是公民通过怎样的手段、方法、程序去保障权利的实现、义务的履行。
夫妻遗产继承顺序按照法定继承的,在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约定的顺序继承。 需要注意的是,想要继承首先要有继承权。继承权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
有两种确定方式: 一、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时间为继承开始时间。自然死亡亦称生理死亡或公民生命的绝对消灭。根据司法实践,确定公民自然死亡的依据是: 1.被继承人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的时间。 2.医院的死亡证书中记载的死亡时间。 3.户籍管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