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罚金的数额确定如在司法实践中,确定罚金数额的常见方法有五种,分别是无限额罚金制、限额罚金制、比例罚金制、倍数罚金制和倍比罚金制,具体如下: 1、无限额罚金制:刑法分则仅规定选处、单处或者并处罚金,不规定罚金的具体数额限度,而是由人民法院依据
罚金是一种附加刑,其具体数额由人民法院依据刑法规定以及犯罪情节自由裁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第五十三条规定,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
罚金的数额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确定。罚金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会采取査封,变卖犯罪分子的财产或扣发工资等强制缴纳。但如果有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对罚金数额的规定主
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罚金需要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
人民法院作出罚金处罚的,罚金数额依据下列情况确定: (1)依据犯罪情节确定,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 (2)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一千元; (3)对未成年人处罚金的
遭遇不可抗拒的灾祸造成缴纳罚金确实有困难的,经申请,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减少罚金数额或者免除全部罚金。所谓不能抗拒的灾祸,主要是指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者罪犯及其家属重病、伤残等。
盗窃犯罪的数额不等于犯罪所得的数额。犯罪所得的数额是指犯罪分子通过实施盗窃获得的非法利益的大小。这可能与盗窃犯罪的数额完全重叠,也可能相差甚远。个人盗窃公私财产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个人盗窃公私财产价值3万元至10万
数罪并罚的断定如下:判决宣告以前一个人犯有数罪的,应当数罪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数罪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应当数罪并罚。
视情况而定。如果盗窃数额减半后符合《刑法》第六十五条关于构成累犯的条件的规定,那么是构成累犯的。盗窃减半是否还构成累犯是不一定的,有可能构成,也有可能不构成,如果前罪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也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
如果不构成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且盗窃数额小于1000元的,被罚款不会认定为犯罪,不需要判处刑罚,但是需要接受治安处罚,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
非吸犯罪的数额应这样进行认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法院认定的犯罪数额能超出指控数额。指控数额是公诉机关,即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如果经审判属实的,法院可以采纳;如果经审判后有遗漏的,则法院可以根据实际的犯罪数额来予以认定。
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