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9
在被拘留的情况下,检察院提审不意味快要判刑。 检察院逮捕并不是情节就严重。被逮捕后说明可以证实犯罪。如果经调查没有犯罪行为的,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证据不足的,在侦查阶段应释放,在检察院阶段应作出不起诉决定,在法院阶段应作出无罪判决。
故意杀人罪要判处死刑的,司法实践中多表现为: 1、长期横行霸道、作恶乡里的,如村霸、路霸杀人等; 2、为逃避履行义务,故意杀死权利人的; 3、犯罪集团或团伙杀人案中的主犯,如近年来的涉黑涉恶案件中的首要分子或主犯,判处死刑的几率极大; 4、
故意杀人罪以下情况下可能判死刑: 1、属于主犯的; 2、故意杀人外有其他罪行的; 3、采用特别残忍手段杀人的; 4、故意杀人后焚尸、肢解尸体的; 5、杀死多人或多次故意杀人的; 6、极度狂妄在特定场合杀人的; 7、杀死孕妇的; 8、杀害社会
故意杀人判处死刑的情况是:故意杀人情节严重的,例如出于图财、奸淫、嫁祸他人等动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
杀人罪以下情形下会少判刑: 1、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的; 2、防卫过当造成他人死亡的; 3、杀人之后自首的; 4、有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 构成故意杀人罪,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在此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
故意杀人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这样判刑的: 1、行为人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行为人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极其严重的犯罪,因此可以适用死刑。
故意杀人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这样判刑的: 1、行为人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行为人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极其严重的犯罪,因此可以适用死刑。
检察院不建议缓刑的,只要被告人符合缓刑条件,法院也会宣告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同时符合条件的,可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宣告缓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只是案件判决的影响因素的其中一
我国人民检察院可以对已经批捕的犯罪嫌疑人不进行起诉的情况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等。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故意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情形,涉嫌犯故意杀人罪。
检察院不起诉的情况有: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法定其他情形。
只要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就可以确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1、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行为,就构成既遂; 2、结果犯。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后,必须发生法定的结果; 3、结果加重犯。由于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致使出现结果以外的严重结果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