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0
公诉案件法院退卷后可以延期审理,但是也需要符合流程规定。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并提出补充侦查建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延期审理,补充侦查应当在1个月以内完毕。审判期间,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二审法院对上诉抗诉案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刑事诉讼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
法院把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后,公安机关自接受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着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
人民法院对于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自然人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人身损害,一般是包括医药费、护工费等合理费用,还可以提出精神损害。物质损害赔偿是根据损害财产的市价或者物品本身的价值来确定的。
1、法院经再审审理认为,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应予维持; 2、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再审案件,发现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认定事实不清的,应当在查清事实后改判; 3、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法院应予改判。
1、成立专案组。 2、制定处置方案。 3、公告取缔。 4、债权债务申报登记和确认。 5、资产负债审计和资产评估。 6、资产清收、保全和实物资产的变现。 7、集资款项清退。
第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主要遵循以下流程: 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
发生工伤这样处理: 1、先送往医院治疗; 2、进行工伤认定; 3、对工伤认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4、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5、依据鉴定等级依法获
可以就以下步骤处理工伤: 1、申请工伤认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具体等级才能确定赔偿标准。 3、用人单位有缴纳工伤保险,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同时要求用人
工伤备案超时的可以按照人身损害赔偿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单位给予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则在此期间发生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申请认定工伤的时限为,自事故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