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0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构成如下: 1、对象要件。侵犯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虽然一些非法活动也使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追求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由于其侵犯的对象不是或不限于公私财产
网恋不一定构成诈骗,自愿给钱不是诈骗。诈骗的要件首先要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其次要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因此自愿给钱不是诈骗。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
由以下四要件构成骗取贷款罪: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安全。 2、犯罪主体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3、犯罪主体通常为贷款人,既可以是个人,也可
构成诈骗罪的条件: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 3、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有以下要件构成诈骗罪: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4、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保险诈骗罪的构成条件有: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保险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保险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保险诈骗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构成; 4、主观要件,本
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伪造信用卡,所谓伪造信用卡,是指模仿信用卡的质地、模式、版块、图案、磁条密码制成的信用卡。使用无效信用卡。冒用是指非持卡人以持卡人名义使用持卡人信用卡骗取财产的行为。 恶意透支是指在银行设立账户的客户在账户中没有资金或资金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在符合以下条件时会构成合同诈骗罪:法律上适格的犯罪主体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在客观上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对对方当事人实施了骗取其较大数额财物的不法行为。亦即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秩序的管理以及有关公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认定构成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是指涉案金额2000元至5000元。
信用卡诈骗罪具体构成: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卡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包括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
对于诈骗罪的共犯的认定标准如下: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4、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 共同犯罪是指数
按无罪处理。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构成诈骗罪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可 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责令其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但是如果有诈骗行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