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是指以各种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人。
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如下: 1、教唆他人犯罪的,按照具体的犯罪情节,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
教唆犯是主犯还是从犯,要根据在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来确定。 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的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应按照刑法关于从犯的处罚规定处罚。
1、概念不同。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2、在共同犯罪中的分类
是。教唆犯应当属于行为犯中的“过程犯”,而过程犯具有存在犯罪未遂的空间。也就是说,在实施教唆行为的过程中,由于教唆者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教唆行为未完成的,就是教唆未遂。共犯从属性说认为教唆犯罪应始于被教唆者着手实行犯罪而终于犯罪既遂,共犯独立
教唆犯应该承担的刑事责任:教唆他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按照具体的犯罪情节来决定,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
教唆犯是指通过劝说、引诱、教唆、鼓励、贿赂、威胁等手段,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者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特点是教唆犯不是自己犯罪,而是教唆他人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是主犯还是从犯。
教唆犯是共犯。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教唆犯在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的是胁从犯;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刑事申诉案件被发回重审后之后进行审理的期限一般为三个月,确有复杂情形的,其审理时间可以相应延长。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指使他人犯罪的判刑是: 1、指示、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应当以其在教唆所犯之罪中起到的作用进行处罚,并在共同犯罪的范围内承担该罪相应的刑事责任; 2、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从重处罚; 3、如果被教唆者没有犯该罪的,对教唆者的处罚可以从轻或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