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6
试用期算正式劳动关系,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不能仅约定试用期,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由此可知,试用期应当包括在正式合同期限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
新《劳动法》规定在试用期内辞职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若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
试用期劳动报酬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待遇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80%,同时也要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工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先试用再签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不合法的。企业应该根据劳动合同的年限来规定使用期的长短,一般一年的合同试用期是一个月,企业如果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可以向各区县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如果超过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不合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得超过一个月。超过一个月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
如果试用期的劳动者要辞职的,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其他。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
试用期没有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同时要求补签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
劳动合同试用期工资发放规定是: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同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