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9
工伤后一般在30日内做工伤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之后的60日内下达,如遇到专家组出现争议的情况可延迟30日下达。如单位或受伤职工本人对鉴定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工伤之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可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首先,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
用人单位应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申请工伤鉴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一般是等伤情稳定后去做鉴定。工伤职工需要等伤情稳定之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时间应该是越快越好。若是身体内有钢钉、钢板一类的内固定器材的,需要等拆除之后才可以做劳动能力鉴定,除非医生书面证明体内的钢钉、钢板一类的内固定器材
工伤鉴定的结果需要六十日至九十日的时间才能拿到。工伤职工提交申请后应等待劳动管理部门通知后,需前往指定的机构进行相关的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六十日的时间做出鉴定结论,遇到特殊情况的可再延长30天,鉴定的费用可由工伤员工先行自付,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自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先让个人或单位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部门会在15天内受理认定申请,60天内作出工伤认定结论。接着,再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60天或90天内会作出鉴定结论。用人单位从事故发生的一个月之内提出就可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没有具体时间限制,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就可以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申请。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需
鉴定工伤需要的时间是: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