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3
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区别是: 1、有期徒刑可以适用于罪行较重的犯罪分子,也可以适用于罪行较轻的分子;但拘役只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 2、有期徒刑一般是在监狱执行,而拘役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3、有期徒刑的刑罚比拘役更重。
拘役与有期徒刑区别如下: 1、适用对象。有期徒刑适用罪行较重和罪行较轻的的犯罪分子;拘役适用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 2、执行场所。有期徒刑执行场所是监狱,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3、期限。有期徒刑期限长;拘役期限短。 4、待遇。有劳动能力的
根据《刑法》规定,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判拘役的处理: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判数罪并罚的处理: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
拘役和免于刑事处罚,拘役的处罚更严重。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不予刑事处罚的含义是出现犯罪行为,应当被判处有罪,但是出现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不适宜判处有罪的情景。
根据法律,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管制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 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
有如下区别: 1、强制的对象不同。行政拘留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人员;刑事拘留的对象仅限罪该逮捕的现行或重大嫌疑分子。 2、期限不同。刑事拘留一般为10到14日,最长为37日;而行政拘留期限为15日以下。 3、救济途径不同。不服刑事拘留的
刑事拘留转为行政拘留的,不会留下案底。案底一般是指行为人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行为人未被法院定罪处罚的,不会留下案底。
不一定。无证驾驶应当视具体情节轻重,依据以下条款进行处罚: 1、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对于未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的,无论驾驶人在行驶过
可以。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所以暂缓执行的前提是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等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有结果了,才可以决定行政拘留是否执行。行政复议的期限为六十日,行
负刑事责任判拘役的要拘役当事人一到六个月。根据法律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拘役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 拘役是刑事处罚,刑事处罚是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简称刑罚。
拘役的期限为1-6个月,适用的对象主要有: 1、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分子; 2、社会害性不大的犯罪分子; 3、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有期徒刑或者应当判处短期的徒刑,但具有从轻或减轻情节的犯罪分子。